反内卷政策推出了一段时间以后,下周期货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展望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02:32 浏览量:1
在反内卷政策推出一段时间以后,下周期货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展望
已完成思考
反内卷政策推出后,期大宗商品品市场的走势呈现结构性分化,不同品种受政策影响的路径和程度差异显著。以下从政策影响机制、行业分化逻辑及市场预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落后产能淘汰加速反内卷政策通过行政干预、行业自律减产及技术升级等手段,推动光伏、钢铁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。例如,光伏行业头部企业自 7 月起集体减产 30%,多晶硅价格在一周内上涨 38%,硅片企业同步上调报价。钢铁行业在唐山等地实施硬减排措施,收缩铁水产能约 5 万吨 / 日,焦炭、焦煤等品种短期内受益于供应收缩预期。这种供给端的主动调整,直接缓解了部分商品的供需矛盾,成为价格反弹的核心驱动力。价格形成机制重构
政策引导下,行业竞争从 “量本位” 转向 “价本位”,推动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重塑。例如,黑色产业链长期依赖煤炭低价让利的模式难以为继,煤炭企业亏损面扩大后,钢厂利润空间被压缩,倒逼行业通过电炉炼钢占比提升、设备智能化改造等方式优化成本结构。这种结构性调整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逻辑从单纯的供需平衡转向 “产能出清速度” 与 “需求修复节奏” 的博弈。市场情绪与政策预期共振
反内卷政策的密集出台引发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强烈预期,投机资金涌入政策敏感品种。例如,焦煤、焦炭、工业硅等品种在政催化化下出现短期快速反弹,部分品种涨幅超过 20%。但需注意,当前市场更多处于 “情绪驱动” 阶段,政策实际落地效果及产业链协同程度将决定行情持续性。高弹性品种:短期受益供给收缩缩光伏产业链:多晶硅、工业硅等上游材料因企业超预期减产,价格快速反弹至成本线以上。硅料价格从 7 月 1 日的 34 元 / 千克涨至 10 日的 47 元 / 千克,涨幅达 38%。但需警惕下游电池及组件环节对提价的接受度,若需求端未同步改善,价格反弹可能夭折。黑色系:钢材价格处于近五年低位,政策推动下行业集中度提升预期增强。唐山限产措施实施后,螺纹钢期货持仓量显著增加,市场押注供给收缩将带动价格修复。不过,终端房地产需求疲软仍是最大制约,若后续政策缺乏实质性刺激,反弹空间或受限。中周期品种:关注产能出清与需求复苏的博弈铜:全铜矿矿供应增长有限(2025 年精炼铜产量增速预计 1.3%),叠加新能源需求支撑瑞银银预测 2026 年铜价有望接近 11,000 美元 / 吨。但短期需关美联储储降息节奏及中国地产政策效果,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,铜价可能承压。原油:IEA 最新报告下调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至 70.4 万桶 / 日,同时上调供应预测,市场过剩压力加剧。尽管地缘政治风险(如中东局势)可能引发短期波动,但中长期看,布伦特原油或维持在 70-80 美元 / 桶区间震荡。低弹性品种:政策效果有限,供需主导价格农产品:白肉鸭鸭行业淘汰 900 万只种鸭,但消费低迷导致供应仍过剩,鸭苗价格持续低位。大豆因南美丰产预期及美国出口疲软,CBOT 投机性净空头增加,短期价格承压。不过,瑞银上调大豆目标价至 13.00 美元 / 蒲式耳,长期需关注天气及生物柴油需求变化。玻璃、水泥:浮法玻璃窑炉连续生产特性制约产能调整,行业自律减产难以落地,价格反弹力度较弱。水泥行业虽通过错峰生产缓解供应压力,但房地产需求下滑导致库存高企,价格回升动力不足。政策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
反内卷政策更多依赖行业自律倡议,缺乏刚性约束。例如,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执行不到位导致价格回落,钢铁行业若后续未出台专项文件,产能出清进度可能放缓。此外,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形成的新增产能退出阻力较大,政策实际效果可能打折扣。外部变量的冲击地缘政治:中东局势缓和后,原油风险溢价快速回落,红海海航运风险、美国大选等事件仍可能引发波动。宏观经济: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,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,美元走势将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。黄金作为避险资产,若地缘冲突升级或美国债务问题恶化,可能突破 3,800 美元 / 盎司。市场情绪的自我强化
期货市场持仓变化显示,多晶硅、工业硅等品种因政策预期吸引大量投机资金,持仓量激增。但需警惕情绪退潮后的流动性风险,尤其是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品种可能出现快速回调。短期(1-3 个月):聚焦政策敏感品种多晶硅、工业硅:逢低布局多单,止损参考近期低点,目标价参考企业成本线(硅料约 5 万元 / 吨)。螺纹钢:关注唐山限产执行情况,若库存持续下降,可轻仓试多,上方阻力 4,000 元 / 吨。中期(3-6 个月):把握产能出清与需求复苏的共振机会铜:等待价格回调至 8,000 美元 / 吨以下布局多单,长期目标价 10,000 美元 / 吨,核心驱动为全球电气化进程及供应收缩。黄金: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回落提供买入机会,支撑位 3,300 美元 / 盎司,看涨至 3,500-3,800 美元 / 盎司。长期(6-12 个月):关注行业整合与技术迭代红利光伏玻璃:头部企业减产可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,长期看好龙头企业市占率及利润率改善。新能源金属:锂、钴等材料若政策推动国储收储及长协机制建立,估值体系可能重构,需跟踪政策落地节奏。
反内卷政策通过供给侧出清重塑大宗商品市场格局,短期情绪驱动下部分品种存在交易机会,但中长期走势仍取决于需求复苏力度及政策执行效果。投资者需动态评估政策边际变化,在产能弹性高、需求韧性强的品种中寻找结构性机会,同时警惕政策不及预期及外部风险冲击带来的回调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