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食补 “补不腻、润不燥”!别忘了这 5 种肉,解馋还能降秋燥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4:19 浏览量:2
导语:秋季食补 “补不腻、润不燥”!别忘了这 5 种肉,解馋还能降秋燥
入秋后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加大,人体容易出现口干、皮肤干燥、疲劳等秋燥症状,此时食补正合适。但很多人纠结:想贴秋膘补能量,又怕吃肉上火、腻得慌。今天就给大家推荐 5 种超适合秋天的肉食,做法简单还不踩雷。
鸭肉
中医早有 “秋食鸭,赛人参” 的说法。鸭肉性凉,能滋阴润燥、利水消肿,尤其适合秋燥明显、经常口干舌燥的人群。
推荐做法:萝卜炖鸭
鸭肉切成大块,用冷水加料酒浸泡 10 分钟去血水,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;
砂锅中放鸭肉、白萝卜块、3 片生姜、1 段葱段,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;
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小时,出锅前撒少许盐和白胡椒粉即可。
这道汤品汤鲜肉嫩,萝卜吸走了鸭肉的油脂,喝起来清爽不腻,喝完浑身都透着暖意。
兔肉
作为 “荤中之素”,兔肉高蛋白、低脂肪,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 1/16,秋天吃既能补充优质蛋白,又不用担心长胖,还能补中益气、凉血解毒,适合体质偏热、容易上火的人。
推荐做法:辣椒炒兔肉
兔肉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块,用料酒、生抽、少许淀粉抓匀腌 10 分钟;
青辣椒切成段,姜蒜切末;
热锅冷油,放姜蒜爆香,加入兔肉翻炒至表面变色,加青辣椒继续炒 2 分钟,放少许盐、鸡精调味即可。
这道菜香辣开胃,兔肉口感紧实不柴,搭配米饭超合适。
牛肉
牛肉性温,能补脾胃、益气血、强筋骨,秋天吃可以增强抵抗力,应对早晚温差带来的不适。但要注意选对部位,想做到不油腻,建议选牛腱子肉,牛腱子肉富含蛋白质,脂肪含量低,还有丰富的胶原蛋白,卤制后口感筋道有嚼劲。
推荐做法:
牛腱子肉洗净,冷水下锅,加料酒、姜片焯水;
锅中放适量清水,加入牛腱子、2 颗八角、1 小块桂皮、1 片香叶、3 勺老抽、2 勺生抽、1 勺冰糖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卤 40 分钟;
关火后让牛腱子在卤汁中浸泡 1 小时更入味,吃的时候切片,蘸点蒜泥醋,越嚼越香,作为下酒菜或凉菜都合适。
鲈鱼
鲈鱼性平,肉质细嫩,刺少易消化,能健脾润燥、补肝肾,老人和孩子都适合吃。秋天的鲈鱼最肥美,此时的鲈鱼体内积累了丰富的营养,口感最佳。
推荐做法:
鲈鱼处理干净后,在鱼身两侧各划 3 刀,方便入味;
鱼肚子里放 1 段葱段、2 片姜片,鱼身上铺少许姜丝;
蒸锅加水烧开,放入鲈鱼,大火蒸 8 分钟,关火后焖 2 分钟;
取出鲈鱼,倒掉盘中的汤汁,捡去姜丝葱段,重新铺上新的葱丝、红椒丝;
淋上一勺热油激发香味,再浇上 2 勺蒸鱼豉油,鲜掉眉毛,吃起来清淡不腻,还能补充水分,缓解秋燥。
鸡肉
鸡肉性温,能温中益气、补精填髓,秋天吃可以补充能量,改善疲劳乏力的症状。想做到润而不燥,建议选乌鸡,乌鸡比普通鸡肉含有更多的黑色素、蛋白质和氨基酸,滋补效果更好,还能滋阴养血。
推荐做法:乌鸡红枣枸杞菌菇
乌鸡处理干净后切成大块,焯水去血水;
砂锅中放乌鸡、5 颗红枣、1 小把枸杞、菌菇、3 片生姜,加足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.5小时;
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,汤品清甜,乌鸡肉质软烂,喝一碗既能暖身,又不会让人觉得腻,特别适合秋补。
结语:
秋天食补不用刻意忌口,这 5 种肉,用清淡的做法,就能吃得舒服又营养。煮时尽量少放油盐,多采用蒸、煮、炖、卤等方式,减少油炸、烧烤;搭配一些润燥的食材,比如萝卜、冬瓜、银耳等,营养更均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