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曝光!品牌羽绒服造假:90%鹅绒竟是飞丝,连质检报告都伪造
发布时间:2025-10-25 09:44 浏览量:2
这段时间,天气慢慢冷了起来,羽绒服成为人们过冬必备的“神器”,在市场上的销量也是遥遥领先,可谁能想到,连这种真材实料的东西,也可以进行造假。
央视媒体暗中调查后发现,有商家竟然用飞丝冒充羽绒。就连衣服的合格证、水洗标及羽绒充气标也是假的,甚至连检验报告都是伪造的。
那么市场上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劣质羽绒服?我们又该如何辨别羽绒服的真假呢?
样品是绒,发货是丝
“现在品牌做活动,2888元现在只要299!90%白鹅绒,保暖又便宜!”
直播间里,主播举着蓬松的羽绒样品叫卖,手上拿着“质检报告齐全”的证书。
不少人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是商家良心发现,于是纷纷下单,但其实还是我们想多了,他们通过售卖价格低廉的羽绒服,其实是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。
央视记者暗访江苏南通的直播间库房后发现,直播间展示的样品确实填了真羽绒,可发到消费者手里的羽绒服,却只有中间一格是绒,其余全是“飞丝”。
工作人员对此说得也很直白:同款羽绒服,填90%真鹅绒成本要800元,换成“高丝”只要400元。
更离谱的是江西九江的童装厂,用飞丝填充的“羽绒服”成本不到40元,两个月卖了6万多件,连幼儿园孩子都成了骗钱对象。
其他小作坊直播间更狠,样品摆着真羽绒,发货时却换成“全丝填充”。
这些假羽绒服打着“品牌尾货”“工厂直销”的旗号,在电商平台卖99元甚至更低,比真羽绒成本的零头还便宜。
这些商家就认准我们买羽绒服只看“含绒量”,所以他们私底下早把“飞丝”当成了造假利器。
可能有人问:“飞丝也是丝,能差到哪去?”
比棉花还不如的“毒废料”
这两种差别可大了,正规羽绒是鹅鸭腹部的绒毛,像小伞一样蓬松,能锁住空气保暖;而飞丝是羽绒加工时掉下来的单根短丝,说白了就是边角废料。
更黑心的商家会收二手羽毛球,把上面的硬羽毛拆下来粉碎成“飞丝”。
这些羽毛上原本有厚厚的胶水,粉碎后会变成粉尘,工人加工时都得戴防毒面具,怕吸进肺里生病。
有业内人透露,这种“胶水飞丝”保暖性还不如旧棉花,穿久了容易过敏,对老人小孩更危险。
2021年国家早改了标准:只有绒子含量≥50%的才能叫羽绒服,飞丝根本不算数。
但造假商家不管这个,还发明了“吊包绒”“手感绒”这些噱头,本质都是飞丝混合碎棉,成本每斤才7块钱,比真羽绒1220元/公斤的价格差了170倍!
这还不算完,他们清楚假羽绒要卖成真的,得靠“假手续”撑场面。
九江的辅料店明码标价:吊牌1块钱、水洗标5毛、质检报告2块钱一套,想印“90%白鹅绒”“一等品”随便改。
甚至中羽协的“信誉保证标志”都能仿造,而真标志得通过企业资质、产品品质双重审查才能拿到。
有商家透露,他们只做少量真货应付抽检,剩下的全用假证:“送检时拿真绒去,卖的时候全发飞丝货,监管根本查不过来”。
更阴的是“分仓发货”:北京、上海这些大城市发真货,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发假货,消费者维权都难举证。
这些伪劣产品不止在线上线下坑散户。
南通的商家坦言,假羽绒被大多流向了酒店、民宿,住店客人顶多盖几天,就算不保暖、有异味,也很少有人较真追责。
专业打假人栋哥说,现在全网掺飞丝的商家少说几千家,连一些知名品牌都在干,“50%鸭绒冒充90%鹅绒,不剪开根本看不出来”。
监管出手了!
2024年央视曝光后,市场监管部门连夜行动:查封了造假工厂,扣押了7万多件假羽绒服,不少企业被立案查处。
市场监管总局还对河北、江苏、江西3地挂牌督办,要求一查到底。
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也急了,公布了波司登、鸭鸭等正规品牌名单,提醒大家:“凡是写‘羽丝棉’‘羽绒棉’的,根本不是羽绒服。”
事情发生后,据业内人士说,这只是冰山一角,原料涨价30%-40%后,更多小厂会铤而走险造假。
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避坑?
2022年起新国标改标“绒子含量”,不是“含绒量”,写“含绒量”的大概率有问题;
摸手感,真羽绒捏着柔软,松开能快速回弹,飞丝捏着发死,回弹慢,还可能摸到硬梗;
我们可以看商标,上面有CMA标志的检测报告,能在检测机构官网查到编号才是真的。
要是真买到假货,别自认倒霉:保留购物凭证和检测报告,打12315投诉,根据《产品质量法》,商家得退一赔三。
但对咱们来说,最管用的还是记住:低于200元的厚羽绒服、没明确绒子含量的羽绒服,别碰!
毕竟冬天穿羽绒服是为了保暖,不是为了买件“皇帝的新衣”。花冤枉钱事小,穿飞丝衣服呛得咳嗽、冻得发抖,那才真不值。
- 上一篇:柯尔鸭为何这么贵?除了可爱,它还有什么特别?
- 下一篇:科幻仙侠世界